前言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它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以来的红色经济史,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结合的历史,也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了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自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包括经济政策,很多都是在陕甘宁根据地率先实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革命根据地的。陕甘宁根据地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经济、变革财政、发展金融、搞活贸易,不仅大幅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支撑了中国革命取得辉煌胜利,还必将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工作提供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们建设了《红色经济史学习与推广平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4-1949)》,旨在向社会各界提供红色经济史的知识普及、数据资源和政策梳理,以期提高对红色经济史的认识、促进对红色经济史的学术研究、传承红色经济史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
在《红色经济史学习与推广平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4-1949)》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所列参考文献,由王璨璨、朱逸然、张佳彦、王浩哲、杨昊锟、宋润石、姜威宇、汪隆俊、向磊、王卓、王艾珂等同学摘录整理,由余许多、李皓、刘世宇、易志勇同学上传,由毛杰、陆甦颖、叶鹏等老师复核校对。《红色经济史学习与推广平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4-1949)》的搭建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G202410280046)和上海大学跨学科联合大作业项目(LH2024018)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谢。囿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红色经济史学习与推广平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4-1949)》仅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编辑,未能多方请教,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热心读者批评指正。
吴起镇的隆隆炮声业已远去,光华商店的代价券早已褪色,宝塔山下的座座窑洞也已斑驳,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主体的红色经济史,不仅载在史册中,更深深印刻在广大群众的心里。
毛杰 2024年6月